junpyo jeon

[公司故事] 給實習生的故事

  • 撰写语言: 韓国語
  • 基准国家: 所有国家country-flag
  • 其他

撰写: 2024-05-14

撰写: 2024-05-14 12:02

在公司上班時,有時會有一些短期打工或實習生

被分配到部門,做一段時間後就離開。

通常他們只是來影印文件或上網,

領薪水卻不做事的情況也時有所聞,

但也偶爾會遇到認真努力的人。

看到這樣的員工,有時會忍不住老派地

想給予一些幫助,


想跟他們分享一些好的經驗,所以會在他們打工結束時邀請他們

一起吃個飯。

(如果覺得他們表現不佳,就連飯都不請了。)

了解一下他們目前就業的狀況,

如果他們對我們這個行業有興趣,

也會給他們一些建議,幫助他們入門。

除此之外,還會有一些共同的建議,

未來不管進入哪家公司,都會看到很多不同的發展道路,

要找到最理想的部門或職位

(例如:付出與回報成正比的職位)

,就必須努力,而這種努力必須持續到33歲之前。

當然,33歲之後也可以隨時重新開始,

但最佳時機應該是在33歲之前。

32歲以前算是『年輕且稚嫩』,33歲以後則是『年輕但不再稚嫩』。

有些人想做的事情,其他人也可能想做。

在這些職位中,想要選中你的理由,在於你的潛力和態度。

因為我覺得你已經具備一定的態度,

所以我才會請你吃飯,

而影響潛力最大的因素,

就是年齡。

在百歲時代,你可能會覺得我為什麼要提年齡這個問題,

但人類壽命延長,主要歸因於延命技術的發展,

相較之下,延長年輕時期的技术卻沒有同步發展。

突然想到,我們來聊聊孔子的故事吧!


孔子認為三十而立。

[三十而立:(而立:論語中指建立人生基礎的年齡,即『三十歲』)。]

孔子所說的『建立人生基礎的年齡』,

用在決定職業上,應該是最貼切的解釋。

無論是幾千年前孔子的時代,還是現在,三十歲都是

必須決定自己職業的時期。

趁著自己還年輕(充滿可能性),

爭取到更好的部門或公司,

我建議你換個環境。

付出相同的努力,但你所屬的部門或公司不同,

得到的回報也會有所差異。

在這些武器(優勢)消失之前,

多嘗試幾次,才是最划算的。



评论0